管理体制
管理体制
信息平台
运行机制
管理文件
当前位置: 首页 | 管理体制 | 运行机制

运行机制

信息来源: 暂无 发布日期: 2014-10-25 浏览次数:

选择中心课程的学生,在统一的授课计划的安排下完成课程的教学内容。每门独立设课的实验课程由具有博士学位的任课老师负责。任课老师结合自己对学科前沿的跟踪和科研成果,合理设计课程实验项目,确定实验项目的属性(基础、综合和创新;实验项目、虚拟仿真实验项目)。

对于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如果有开发出软件,指导学生采用该软件进行仿真计算,如果还没有开发出软件,指导学生按照教师提供的算法进行计算。将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达到虚实结合的目的。由于专业的不同和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性质的不同,虚拟仿真项目的实施不可能完全一致,主要由任课老师给出实施方案。比如,对于“地震模拟振动台阵虚拟仿真实验”,学生主要通过观看视频和已有的实验资料等,对地震模拟振动台阵的工作原理有一定的了解。而对于“基于人工智能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任课教师则要求学生将计算结果与按规范方法计算的结果和试验结果进行对比,以了解这种方法的优点。

中心实行“分散预约”的实验教学组织管理模式,对全校开放。通过网上预约系统,实现了在实验仪器设备、实验内容和实验时间等方面向学生全面开放。学生可在网上自由选定实验时间、自主选择实验内容。开放时间,工作日全天开放、节假日预约开放。

选择中心课程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个人账户及密码(学号及初始密码)登陆本科生实验教学管理系统(http://219.229.134.234:8080/login),进行选课查询,提交作业等。登陆页面见图8。

 


图8 实验教学管理系统登陆页面

 

    学生登陆后可进行课程信息查询,以及对课程的一些信息反馈,教师同样可登陆自己的账号进行回复答疑。学生与老师交流的内容其他的学生也可以看到,如图9、10所示。

图9 学生课程信息查询页面

图10 学生信息反馈页面

 

对于本中心开展的IRP项目,也可以利用该系统,实现对校外学生的项目管理。对于来本中心申请IRP项目的兄弟院校的学生,且通过中心的IRP项目领导小组的审核批准立项后,中心会给各个项目组的组长建立账号。各项目组组长可以通过该账号进入系统预约中心的仪器设备,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前来完成实验。各个小组组长在规定的时间内上传项目报告及项目成果资料等,已备中心的IRP 专家组进行审核,图11为IRP项目组长对项目的管理界面。

 

图11 IRP组长项目管理页面

 

中心对福建省内各高校相关专业开放,实现省内高校资源共享,实现专业共建、学科同步发展、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模式。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工程学院、三明学院、浙江台洲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台湾金门大学、江夏学院等共600多人次学生来本中心参观和学习。

中心内部各实验室资源共享:即实现了四个统一。即:(1)实验场地统一使用。(2)实验教学统一安排。(3)实验人员统一调配。(4)实验教学仪器、设备集中统一管理使用、购置与管理。

(1)师资:中心现有专职教师35人,每年完成的虚拟仿真实验人时数为31320,大多数教师每年至少承担一门有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的实验课程。为了加强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之间的联系和合作,有效地利用教师资源,一方面,在保证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教学工作和实验室建设工作正常开展的前提下,安排部分教师承担相关课程的理论教学任务,同时,实验教学中心也有计划地吸收理论课教师参与指导学生实验、开发虚拟仿真实验项目。

(2)实验用房:实验室按功能设置、分类布局、相对集中、统一管理、提高效益的原则进行规划。中心依托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多数实验室都以工作日全天开放和节假日预约开放相结合的方式实行开放,布局合理、使用科学、利用效率高。结构馆、岩土馆和水利馆面积大、实验用房充足,不仅为实验教学服务而且面向教师科研开放,发挥了很好的使用效益。

(3)仪器设备: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现有仪器设备92台(套),总值3534.6万元,仪器设备配置先进、合理,能满足教学需求。根据学校政策,实验资源实行动态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内部各室实验仪器设备资源充分开放与共享,提高了使用率。